台北市立美術館 B2兒童藝術中心
▍ 《像不像又怎樣》
地址: 臺北市中山區中山北路三段181號(捷運圓山站)
日期:2018/12/15至2019/04/14
時間: 週二至週日 09:30-17:30(週六延長至20:30),週一休館。
票價資訊:兒藝中心全面免票參觀
官網:https://www.tfam.museum/kid/index.aspx?ddlLang=zh-tw
(北美館附設之停車位數量稀少,較建議搭乘大眾交通工具)
位於台北市立美術館地下樓B2的兒童藝中心,針對親子與兒童提供激發五感體驗的展覽。免費參觀,拉近孩子和藝術的距離。
從吳迪兩歲開始,我們陸續參觀了三檔兒童藝術中心的展覽,每次展覽都有各種促進思考的互動裝置,欣賞畫作也能體驗動手操作的樂趣,很推薦爸爸媽媽帶孩子走進美術館哦:)
走入美術館大廳,立刻被一株倒掛的大樹吸引,這是從天空落下的《顛倒的樹(映射)》,瑞典藝術家亨利克.赫肯森,將樹木倒掛並停懸於地板上,搭配鏡面反射樹木,表達人類與自然的對立狀態。
你可以拖下鞋子踩在鏡面上,透過反射欣賞樹木細節。
台北市立美術館一樓到三樓是收票區域,地下室的兒童藝術中心免費參觀,不需要購票,直接往入口前進,搭電梯或電扶梯到B2就可以囉!
出電梯後右轉,這裡是雙年展展覽的一部分,很驚喜的有一個可愛機器人Hanji在這兒迎接大家。(配合雙年展檔期/Hanji值勤到3/10哦)
機器人Hanji會到處繞阿繞轉來轉去,在孩子旁邊打轉,好像真的會互動一樣~
Hanji的頂部其實有裝設攝影機~展場中央的螢幕可以即時連線Hanji錄下的畫面!在螢幕上看到自己,兩個孩子樂不可支!
像不像都沒關係,藝術沒有標準答案。
兒童藝術教育中心以《無關像不像》為題,許多人認為自己不會創作,不懂藝術,覺得自己畫的一點都不像。
其實藝術有很多種表現形式,並非只有畫得很逼真才叫做懂得創作。
這次展出的藝術家不畫任何具體的形象,所以沒有像不像的問題;他們專注於對材料、色彩、構圖,也或者無預設目的進行各種藝術實驗。
展場中還準備了藝術家的工具(格子印章、幾何形狀磁鐵、紙片和畫筆等。)讓孩子動手體驗。
展間寬敞明亮,空間不算太大,但是處處都是可以停下來動動手的互動裝置,你也可以成為藝術家創作的一部分。
壓印樂趣 用印章在畫布上堆疊
藝術家莊普擅長以印章作為畫具取代畫筆,在畫布上堆疊壓印成千上萬的痕跡,建構出有趣影像小宇宙。
這面牆提供壓印工具,畫布上面的每個小點都是藝術家和觀眾共同創作出來的。
不過由於擔心幼小的孩童沒辦法準確壓印在方格內,這部分只能由12歲以上孩子或父母來體驗哦!
動動手 排列幾何世界
藝術家胡坤榮的色彩和幾何造形充滿吸引力。他把作品當成一座翹翹板,仔細選擇、排列七十種以上的顏色和幾何形狀,以求達到視覺上的和諧平衡,並且充滿音律動感。
在這個展區,觀眾可以為不同顏色的幾何形狀找尋適合的位置。
各種繽紛色彩的幾何圖形磁鐵,搭配著畫布,你也可以創造出形色和諧的樂章。
♫ 工商服務時間~如果喜歡文章請幫我按個讚吧:)) ❤️
搬動色塊/讓畫面達到視覺平衡
除了平面磁鐵外,地面上也提供了立體瓦楞紙幾何圖形,孩子可以動動手搬運!
這區的主題是關於{視覺的平衡},大家都知道大的方塊因為體積大比較重、小方塊看起來較輕~但是其實色塊的顏色深淺也會影響視覺的重量哦!
因為三歲的吳迪對於視覺的平衡感還是比較難以理解,最後變成了疊積木遊戲XD
工作人員有過來提醒一下,道具是提供「平面排列」,不是立體堆疊哦!
拿起線條/在畫布上即興演出
藝術家楊世芝的作品以恣意揮灑的線條塗鴉及拼貼,看似水墨畫,但仔細觀察,就會發現其實是用拼貼的方式完成的。
牆面上提供了黑色白色的不織布和宣紙條,可以拿起紙條,在鐵絲上找到你喜歡的位置纏繞,讓你的線條在上面自在律動飛舞~
看看吳迪得意的樣子,這是展覽中他最喜歡的一部分,比起幾何圖形他更喜歡線條的創作。
來來回回不斷的選擇紙條綁在上面。
帶著孩子欣賞抽象作品不用擔心被孩子的問題考倒,就如同展覽主題《無關像不像》一樣,沒有標準答案。
藝術就是表達,不管是容易被理解的或者不容易懂的,都是一種說話的方式。
用鉛筆拓印下你喜歡的一段話
這面牆上掛著藝術家們的字句,提供拓印的紙筆,看到喜歡的話就把它印下來帶回家吧!
小小繪畫工作坊
繼續往前走還有可以動手創作的小天地~
牆面上提供了設計好的習作稿紙,提供三種不同的繪製方式:拼貼畫/格子畫/幾何著色
吳迪體驗的是拼貼畫的部分~
如同藝術家楊世芝的作品,先以線條塗鴉揮灑,最後重新剪下拼貼,賦予作品新的面貌。
畫紙上有步驟教學,方便父母引導孩子進行親子創作~
畫 先使用麥克筆讓孩子隨意創作
剪 把剛剛完成的作品隨意剪成塊狀
貼 重新貼上組合
完成 不需要任何技術三歲孩子也可以完成一幅很有層次的拼貼作品。
上面的創作方式,在家爸媽也可以帶著孩子操作看看,成品一定很令人驚奇!
牆面上還有其他孩子的作品,看起來都很不錯呢!
抽象藝術記憶力大考驗
抽象藝術作品的記憶遊戲,比起物品的圖像難度更高了!
我和吳迪在這玩起配對遊戲XD 找出相同的畫作~對三歲孩子來說也是挺有趣的!
以上是《像不像又怎樣》展覽的部分,離開展間繼續往前走別有洞天!
台北市立美術館 B2兒童藝術中心
▍ 開放式互動區
兒童藝術中心的開放式互動區,ㄇ字型階梯設計是很豐富且趣味的動線設計。
外圍壁面用紙膠帶黏貼的線條和色彩變化,讓整面牆好繽紛童趣!
這裡也有提供紙膠帶讓孩子餐與互動黏貼!
躺在草地看飛機
繞到圍牆內一看,階梯內的互動空間擺放著好多舒適的綠色枕頭,就像敞洋在一大片草地上。
看似白色的牆面其實是淡淡的雲朵影像,不時還會有飛機飛過畫面。
你可以靜靜地躺在這兒感受,太舒服我也忍不住躺下來了。
\
幾個毛茸茸的大枕頭就能讓一群孩子玩得很開心!
牆面旁附有葉子和花瓣貼紙,你也可以試著排列黏貼。(可惜我們參觀的時候貼紙被領取完畢/尚未補充)
說故事創作工作坊
這個空間只有在工作坊時間才開放,這次的主題是繪本《風是什麼顏色》的說故事與創作活動。
工作坊後方還有很舒適乾淨的親子廁所和哺乳室可以使用。
好喜歡這個牆面,不同的顏色和線條排列出附有節奏感的畫面。
在這裡拍拍網美照也很可以:)
▶ 吳迪&吳比的穿搭都在這個社團 ლ(´ڡ`ლ)
社團傳送門:https://www.facebook.com/groups/101897693911441/
台北市立美術館 兒童藝術中心展覽中各種啟發孩子思考的互動裝置和動手操作的樂趣,是寓教於樂的完美親子景點!
粉絲團有更多有趣的親子活動介紹 ↓